陕西科技大学强涛涛:Fe3+ 氧化策略增强近红外

发布时间:2025-07-17 21:20  浏览量:3

声明:【荧光超分子科学】旨在分享学习交流荧光,超分子等领域的最新资讯及研究进展。在这里仅供交流使用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删除。投稿、荐稿、转载、合作或文章问题等请后台联系小编。感谢各位关注!

通过Fe 3+ 氧化策略构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 (NIR) BODIPY 的光敏剂 NIR-2BDP 。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,分子内电荷分离有效降低了 HOMO-LUMO 能隙,拓宽了光吸收范围,并抑制了辐射跃迁 (RT) 过程。单重态 - 三重态能隙的降低增强了 NIR-2BDP 的系间窜跃 (ISC) 能力(自旋 - 轨道耦合常数 (S1→T1) 是 NIR-BDP 的 2.5 倍,单线态氧 (1O2) 量子产率是 NIR-BDP 的 2.1 倍)。 NIR-2BDP 的低辐射跃迁(仅 2.2% 的荧光量子产率)和相对较低的三重态生成( 11.7% 的 1O2 量子产率)表明其非辐射跃迁 (NRT) 过程的贡献更强(因此光热转换能力更高)。由 NIR-2BDP 和 DSPE-mPEG2000 构建的纳米颗粒表现出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( 41.4% )和在 NIR-II 窗口( 1000-1700 nm )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率。因此,本研究扩展了敏化窗口并提高了 NRT 能力,为构建多功能 NIR BODIPY 类光敏剂铺平了道路。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《 Chemistry—A European Journal 》上 。

图文解析

图 1 : a) NIR-2BDP 的合成路线示意图; b) NIR-BDP 和 NIR-2BDP 分子基态结构优化结果示意图; c) NIR-BDP 和 NIR-2BDP 的 HOMO-LUMO 能隙示意图。

图 2 : a) NIR-BDP 和 NIR-2BDP 在二氯甲烷中的紫外 - 可见 - 近红外吸收光谱; b) NIR-BDP 和 NIR-2BDP 的循环伏安图(条件:支持电解质: 0.1 M nBu4NPF6 在二氯甲烷中,对电极:铂丝,参比电极: Ag/AgNO3 ,工作电极:玻璃碳。扫描速率: 0.05 V/s ); c) NIR-BDP 和 NIR-2BDP 的自旋 - 轨道耦合常数; d) 在氙灯( 400-2500 nm , 1.0 W/cm² )照射下 ABDA 在 378 nm 处的归一化降解百分比。

图 3 : a) NIR-2BDP 激发态的能量耗散图; b) NIR-BDP 和 NIR-2BDP 的 TG 和 DTG 曲线; c) NIR-2BDP 纳米颗粒 (NIR-2BDP-NPs) 的制备示意图; d) NIR-2BDP 在二氯甲烷中和 NIR-2BDP-NPs 在 PBS 溶液中的吸收光谱对比图; e) NIR-2BDP-NPs 在 PBS 溶液中的分散尺寸通过 DLS 实验测试(插图: NIR-2BDP-NPs 的透射电镜图像)。

图 4 : a) NIR-2BDP-NPs 在 PBS 溶液中的光热转换能力稳定性测试( 1064 nm , 1.0 W/cm² , c = 1.0 mg/mL ); b) NIR-2BDP-NPs 在 PBS 溶液中光热转换效率的计算结果示意图( 1064 nm , 1.0 W/cm² , c = 1.0 mg/mL ); c) 不同浓度的 NIR-2BDP-NPs 溶液在光照射下的温度变化( 1064 nm , 1.0 W/cm² ); d) 不同激发光功率对 NIR-2BDP-NPs 光热转换能力的影响( 1064 nm , 1.0-2.0 W/cm² , c = 27 μg/mL ); e) NIR-2BDP-NPs 、 NIR-2BDP 、 DMSO (二甲基亚砜)和 DOX (阿霉素)对 4T1 细胞的毒性检测( n = 3 ); f) 在不同条件下处理的 4T1 细胞的存活率( 1064 nm , 1.0 W/cm² , 5 分钟); g) 经不同浓度 NIR-2BDP-NPs 处理并在近红外光( 1064 nm , 1.0 W/cm² , 5 分钟)照射后的 4T1 细胞的细胞活性荧光图,使用 Calcein-AM/PI 染色(比例尺: 100 μm )。